2023年11月15日 星期三

中國好孩子:幼兒道德發展的跨領域對話

 講題: 中國好孩子:幼兒道德發展的跨領域對話


主講人:許晶(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維納-格蘭基金會博士後研究員)


主持人: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世界化中國研究群」


時間:2023年12月06日(三)上午10:00-12:00(GMT+8)


舉行方式:本場次採線上視訊會議方式舉行,採報名登記制,於會議三天前寄送線上會議連結。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BFwR1VCMFFzRqnEz5


報名截止日期:11月29日(三)止(報名截止後將寄送會議通知)


會議聯絡Email:gcstudies@gate.sinica.edu.tw


演講摘要:

人類道德觀念從何而來?童年早期對於道德養成的意義何在?研究兒童發展對於理解中國倫理道德有何意義?本報告基於演講者的第一本民族誌專著The Good Child: Moral Development in a Chinese Preschool (2017年,史丹佛大學出版社)、中譯本《培養好孩子:道德與兒童發展》(2021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薄荷實驗」系列)與2019年發表於《美國人類學家》的論文,探討當代華人兒童的道德教育與發展。演講者曾於2010年代在上海一家幼兒園進行田野調查,結合參與式觀察、訪談、問捲和心理實驗等方法,從道德領域的多個維度研究兒童的認知習得過程,展現多種價值觀交流碰撞之下兒童與育兒者之間、教育理念與兒童實踐之間的張力,凸顯兒童的主體性。從《好孩子》延伸到演講者目前正在進行的多項研究,本次報告希望在跨學科(人類學-心理學對話)和跨文化比較的視野下探討如何以兒童日常生活為窗口來研究倫理道德、文化演進等社會科學基礎問題。







2023年10月2日 星期一

亞洲中心進化論、北京猿人與中國中心民族主義之起源

講題:亞洲中心進化論、北京猿人與中國中心民族主義之起源

主講人:嚴曉珮〈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

主持人: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世界化中國研究群」

時間:2023年10月27日(五)15:00-17:0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第三會議室 R2319(本場次為實體演講)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8GcRw224gHWVrZX16

報名截止日期:10月24日(二)止(報名截止後將寄送會議通知)

會議聯絡Emailgcstudies@gate.sinica.edu.tw

演講摘要:

二十世紀初在世界古生物學界所盛行的亞洲中心進化論,宣稱中國中亞地區為孕育人類祖先的搖籃,1929年完整北京人頭骨的發現更為此說帶來有力的證據。許多在中國從事研究的外國科學家,例如Davidson Black(步達生)及Amadeus Grabau(葛利普)等人,不僅是此理論的擁護者,也不斷強調北京人化石的獨特性及其與現代中國人的相似處。1930與1940年代反對中國文化西來說的中國知識份子開始以亞洲中心論作為駁斥西來說的科學證據,奉北京人為現代中國人始祖,進而建構出中華民族一元起源論,並將中國領土境內所有非漢少數民族視為從遠古以來連續不間斷之中華民族譜系中的分支。本報告從知識建構與挪用的角度來探討科學與國族建構的關係,並分析中國古人類學發展與國際學術間的關聯與衝突。





2023年6月26日 星期一

Asia in Loops; or, How to Stop Worrying about Method

講題:Asia in Loops; or, How to Stop Worrying about Method

主講人:馬卲齡(康乃爾大學亞洲研究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王智明(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副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世界化中國研究群」

時間:2023年7月21日(五)15:00-17:0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第一會議室(本場次為實體演講)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qgv6AvhXW6XB5J63A

報名截止日期:7月17日(一)止(報名截止後將寄送會議通知)

會議聯絡Email:gcstudies@gate.sinica.edu.tw

演講摘要:

A reinterpretation of global Asian Studies based on generalizable notions of hybridity, interconnected flows, and horizontality evokes the principle of nested, generative feedback functions, which increasingly undergird finance capital, machine learning, and data governance today. A diagram of loops easily conjures the recursive fantasy driving our economic infrastructure, which claims that everything belongs to the same kind of network. In view of this cultural logic of self-generating networks, even our prized notions of scholarly self-reflexivity, and by extension, complicity, may be inadequate. Despite this preliminary cynicism, my talk inhabits different scales of thinking to argue that the crucial difference between a speculative, heuristic loop and an automated, systemic one remains one for the critical humanities to make. 

“Asia in Loops” maps the trajectory of my research beginning from my first book, The Stone and the Wireless: Mediating China, 1896-1906 (Duke UP, 2021). From there, I share my ongoing research that attempts a version of Trans-Asia, which does not reproduce the curves and lines of interconnectedness found in any Belt-and-Road-Initiative-related infographics. Ultimately, “Asia in Loops” raises a very old problem: can culture or critique still assert its autonomy in the face of the recursive principles driving such varying political-technical-commercial assemblages or network forms? And can we do so without worrying excessively about method?




2023年5月14日 星期日

從一個蒙古人的家族史看中國民族政策和歐亞大陸東部社會變遷

講題:從一個蒙古人的家族史看中國民族政策和歐亞大陸東部社會變遷

主講人:楊海英(大野旭)(靜岡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系教授)

主持人:張中復(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世界化中國研究群」

時間:2023年6月7日(三)14:00-16:0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新館三樓第三會議室 R2319(本場次為實體演講)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HwRT8aU6Sq8cq3is8

報名截止日期:6月4日(日)止(報名截止後將寄送會議通知)

會議聯絡Email:gcstudies@gate.sinica.edu.tw

演講摘要:

研究蒙古和突厥系維吾爾人及哈薩克人時最大陷阱即稱其為「中國少數民族」,只在「中國」框架内看歷史。蒙古和突厥系各民族屬歐亞大陸一員,有史以來在政治和經濟方面與中國雖有密切交流,但在文化和思想意識形態方面,他們自己不曾走進儒家漢文化圈。歷代草原上的中亞王朝皆不採用漢字保持兄嫂婚以區別於中原,同時積極導入西方文化。進入清朝期「近代」時,西蒙古面臨來自西方的基督教和國内伊斯蘭教回民衝突,東蒙古則感受到了漢人金丹道和日本武士的力量。清朝閉幕而中國人的民國誕生後又同時面對共產黨和國民黨以及日本。東蒙古人和日本結盟以圖獨立,西蒙古人則成爲國軍抗日。1945年之後,東蒙古人編入共產黨「解放軍」,西蒙古人選擇「國民黨反動派」而對峙。蒙古人鎮壓蒙古人之後又經歷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和「西部大開發」。如此世界史洪流又如何反映在普通蒙古人身上呢?本報告提供具體個例以便討論。




2023年4月19日 星期三

國家主義制約下的神聖性︰當代中國伊斯蘭的發展困境與轉機

講題:國家主義制約下的神聖性︰當代中國伊斯蘭的發展困境與轉機

主講人:張中復(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世界化中國研究群」

時間:2023年5月5日(五)14:00-16:0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新館三樓第三會議室 R2319(本場次為實體演講)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nyhtt3LRnrZh9jZM6

報名截止日期:5/2(二)止(報名截止後將寄送會議通知)

會議聯絡Email:gcstudies@gate.sinica.edu.tw

演講摘要:

中國的回-穆斯林族群的組成,包括分布於關內各地的說漢語的回民(回族、Sinophone Muslims、Sino-Muslims、Hui Ethnicity),與十八世紀末被納入治理的新疆突厥系穆斯林(Turkic Muslims)。近一個世紀以來,兩者在民族國家的體制下,對其文化變遷、社會適應與我群認同都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與形塑效應。尤其是說漢語的回民,其族、教定位的自覺與「民族」身份的建構,更與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文化啟蒙運動互為表裡。1949年中共建政後,在無神論意識形態主導下,出現國家主義(statism)對伊斯蘭前所未有的制約效應,但「民族」成分卻成為定格化的發展態勢。1970年代末開始的改革開放,成為中國伊斯蘭與穆斯林推動當代宗教復振運動的契機,並與伊斯蘭世界(Darul-Islam)產生新的連結和密切的互動關係。可是近十年來,以「中國化」與重塑國族為指標的國家主義制約效應,再次以超越以往的態勢,讓中國伊斯蘭與回-穆斯林族群面臨新的發展困境。其中新疆問題的激化,更引發地緣政治、美中抗爭等複雜的國際關注。本次報告,希望能以歷史的脈絡與當代議題,來反思這個新的發展困境,是否能產生藉危機轉化成轉機的可能性。

以下為本次報告的主要內容︰

前言、伊斯蘭與中國文明的際遇

一、百年來穆斯林族、教定位的自覺與「民族」身份的建構

二、改革開放以來鬆綁與管控不定的宗教復振現象

三、當前國家主義強化制約下的弔詭︰伊斯蘭的「中國化」與「清三化」

四、新疆議題的當代反思

結論、危機能成為轉機嗎?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政治動盪中的流離和棲所:中緬邊境佛教社群的遷居路徑和想像共同體

講題:政治動盪中的流離和棲所:中緬邊境佛教社群的遷居路徑和想像共同體

主講人:劉子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世界化中國研究群」

時間:2023年3月31日(五)14:00-16:0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新館三樓第三會議室 R2319(本場次為實體演講)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X1WHunnewkPQFKdB8

報名截止日期:3/27(一)止(報名截止後將寄送會議通知)

會議聯絡Email:gcstudies@gate.sinica.edu.tw

演講摘要:

中緬邊境經歷了不同時期的政治動盪,以及近三年的疫情封控和解封帶來的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不斷形塑流離人群的移動和棲所。本次演講以緬甸撣邦北部的臘戍農村地區的南傳佛教社群之流離(displacement)和棲所(dwelling)為焦點,探討在地佛教社群在武裝衝突脈絡下找到棲身之所的方式,以及被迫遷居的路徑、流離歷史、棲所提供他們與多族群(撣族人、德昂族人、佤族人)聚居的在地社群進行跨語實踐和宗教交流的重要資源,形塑出以政治迫害的集體經驗和佛教知識為主的想像共同體,也展現出不同於泰緬邊境難民、跨境移工的主體經驗。




2023年1月16日 星期一

學神:新生代中國菁英如何準備全球競爭

講題:學神:新生代中國菁英如何準備全球競爭

主講人:姜以琳(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主持人:王舒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世界化中國研究群」

時間:2023210日(五)10:30-12:30

地點:中研院民族所新館三樓第三會議室 R2319(本場次為實體演講)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2jvwjwyecvxaWtsx8

報名截止日期:2/6(一)止(報名截止後將寄送會議通知)

會議聯絡Emailgcstudies@gate.sinica.edu.tw

演講摘要:

《學神》是一本在世界各地追蹤28位新生代中國菁英的民族誌。本書探討了中國大陸的菁英高中生如何為全球競爭做準備、以及他們如何在競爭中勝出。透過長達八年(2012-2020)的田野資料,本書指出菁英高中生所習得的三項讓有助於角逐全球菁英地位的能力。第一,他們必須了解地位體系的機制,並且需要學習如何辨識並獲得被重視的個人特質,且避開不受待見的特質。第二,他們透過與同儕、老師和父母的互動,學習並強化與各自地位相應的人際互動模式。第三,他們擁有資源充沛的父母,能夠幫助他們制定備案,以應對突發狀況。中國的菁英學生在進入中、美、英等地大學就學期間,亦不斷磨練這些技巧,並且以此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儕互動。大學畢業後,這群年輕人進入華爾街、矽谷,和新加坡中央商務區就業。無論他們身在何處,都持續使用這些技巧與同事和主管互動。《學神》宣告了中國新生代菁英在全球化競爭下的到來,並指出跨國菁英階級的崛起。